《潜流》共分4编:外交编、全球编、冲突编和理论编,前三编分别针对《中国可以说不》、《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超限战》提出批评,最后一编讨论如何建设健康的民族主义。该书汇集了李慎之、马立诚、秦晖、朱学勤、刘军宁等众多专家学者的文章。这些文章针对狭隘民族主义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的观点,都堪称经典之作。以马立诚的《对日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为例,该文“一石激成千层浪”,引起极大争议。后来有人这样评价:“从2002年底开始一直持续至今的关于‘对日新思维’的大辩论,在改革开放以降的历史上,恐怕只有‘文化热’可以媲美。与‘非典’一样,‘新思维’是2003年的关键词。”……如果说以前都是张扬狭隘民族主义观点的书籍首先挑起话题,那这次,另一行要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可以预料,这将再次跳起关于民族主义的大争论。该书对爱国主义的分类、民主与民族主义、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人权与主权等众说纷纭的话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说,称之为每一个爱国者的必读书并不过分。著名历史学家笑蜀在评价该书的时候说:“在中国当代民族主义喧嚣热闹的表象背后,是实质内容的空洞。因为喧嚣热闹,所以裹挟众多;因为内容空洞,所以茫然无措,由此而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盲人瞎马的危险前景。本书的意义就在于戳穿了热闹背后的空洞。”《青年参考》主笔黄章晋指出:“狭隘民族主义看到了真问题――开放时代的民族认同、全球竞争中的国家利益,却给出了错误的答案――仇恨、封闭与保守复古。”著名网络作家王小山更是直言不讳地说:“爱国主义不应成为丑陋行为的遮羞布,民族主义也不是流氓的避难所,该醒醒了!”
《微观历史:1957-1965》内容简介:建国初期,究竟是一段怎样的岁月?获得新生后的民众在改天换地的豪情中,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坎坷?历次大规模的运动中,个人命运发生着怎样戏剧性的变化?党和人民在探索的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和迷茫?作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整风整社运动、四清运动的当事人,作者依据当时的主流意识,以日记的形式,从个人视角记录了历次运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带我们走进那段不平凡的岁月,重温历史,感受时代脉搏的跳动,以及特定历史时期真实的社会风貌。这些日记,既是火热年代平民的心灵史,更是时代的活化石。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潜流》共分4编:外交编、全球编、冲突编和理论编,前三编分别针对《中国可以说不》、《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超限战》提出批评,最后一编讨论如何建设健康的民族主义。该书汇集了李慎之、马立诚、秦晖、朱学勤、刘军宁等众多专家学者的文章。这些文章针对狭隘民族主义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的观点,都堪称经典之作。以马立诚的《对日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为例,该文“一石激成千层浪”,引起极大争议。后来有人这样评价:“从2002年底开始一直持续至今的关于‘对日新思维’的大辩论,在改革开放以降的历史上,恐怕只有‘文化热’可以媲美。与‘非典’一样,‘新思维’是2003年的关键词。”……如果说以前都是张扬狭隘民族主义观点的书籍首先挑起话题,那这次,另一行要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可以预料,这将再次跳起关于民族主义的大争论。
该书对爱国主义的分类、民主与民族主义、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人权与主权等众说纷纭的话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说,称之为每一个爱国者的必读书并不过分。著名历史学家笑蜀在评价该书的时候说:“在中国当代民族主义喧嚣热闹的表象背后,是实质内容的空洞。因为喧嚣热闹,所以裹挟众多;因为内容空洞,所以茫然无措,由此而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盲人瞎马的危险前景。本书的意义就在于戳穿了热闹背后的空洞。”《青年参考》主笔黄章晋指出:“狭隘民族主义看到了真问题――开放时代的民族认同、全球竞争中的国家利益,却给出了错误的答案――仇恨、封闭与保守复古。”著名网络作家王小山更是直言不讳地说:“爱国主义不应成为丑陋行为的遮羞布,民族主义也不是流氓的避难所,该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