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女人的沧海桑田 大时代下的风雨烟云 . 《荒漠的旅程》采用双线叙事,记叙了作家刘溪家庭,和其妻子吴进的上代家庭的历史回忆,及“小莺”出国前后的个人际遇。 以个体记忆的丰富激励和感性的叙事方式回望历史,用“小外婆”等四代女人沧海桑田的故事,呈现出中国大时代、大历史的风 雨烟 云和中国伦理、情感的回归。 =========== 两位作者,利用自身的家史和经历,以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的真实家史为见证手段,从一个社会细胞家庭、家族的演变史里揭示启人深思的人生问题。 ——陈思和(上海作协副主席、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图书馆长、中文系主任) 《荒漠的旅程》带给人们崇高的阅读愉悦。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寻找到了中国人失去多年的生活理想,也看到了我们本来应该得到的生活环境。 ——林希(当代作家、第一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无论时光如何转移,那一片荒原总是流连在视野,青草不生。 ——王安忆(当代女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复旦大学教授) 这部书里所写下的一个个人生传奇故事和演绎这些故事的女人,虽然忧伤,但依然美丽。相信这种忧伤和美丽能让我们更明朗、更真诚地面对未来的人生。 ——袁敏(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江南》杂志社主编)
本书是著名文化耆宿周有光先生最完整、最详细、最权威的口述回忆。这部百年口述从家庭身世谈起,通过作者亲身经历的大量情节故事,细述中国百年历史的变故。内容覆盖家庭、教育、国家、社会、战争、经济、文化、爱情、晚年生活等重要内容。其中涉及中国历史上有影响力的人物近200个,不仅是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传奇曲折命运的缩影,更是打开了个人命运与中国波澜起伏的百年近现代史深深交织在一起的独特的时间隧道,让更多人由此洞见历史变革的真相和脉络。本书保持了周老口述时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通篇充满智慧、乐观、幽默的格调,是一部极为珍贵的传记读本。
暂无简介
这是托尼·朱特逝世前写的最后一本书,每一篇文字都是他对个人体验的一次回顾,也都最终引向了对历史背景的整理和评述。他写到了童年时代的战后伦敦,回忆自己对伦敦一些公交线路的迷恋,并进而展开了对公共礼仪和战间期城市规划的深思;他也写到1968年的巴黎学生运动,谈及欧洲人观点不一的性别政治,并最终断定自己那一代人“是富有革命精神的一代,但是却错过了革命”;一系列穿越美国的公路旅行带来的则不仅是对美国文化、历史的评述,更是对自身在晚近年代的身份认同的新体会……他记下的各种成长琐事、旅行见闻和学术生涯的体悟汇成意识的溪流,轻松地荡起波纹,接着又流向各种有趣的方向。
目 录序言1第一章 皖东北11历史在这里凝固12元始天尊的弟子们63战场上的游僧174殊途同归295草莽江湖376龙争虎斗507不以成败论英雄60第二章 八千里路云和月731苏北战场732战争叫女人走开803我是他的“克星”894我愿意为他做出牺牲945有所为,也有所不为106第三章 第一代海军军人1161诞生在小村落中的中国海军1162两个跛子1213带回来一架手风琴1294陈船厉炮1355首长和战友1396老死杭州143第四章 最后的战争1521迷雾中的一江山岛1522华东军区的心腹之患1553一波三折的作战方案1604战略的契机1645目标,一江山1706天空和海洋1777见微而知著1848“D”日1879谋事在人,成事在天19110战争奏鸣曲19611让历史做结论199第五章 最高统帅部2071彭老总2072和平年代的总参谋部2143一把板斧2234庐山云雾230第六章 大漠黄沙2421鱼和熊掌,可否兼得2422周恩来和中央专委2493青山处处埋忠骨2594死亡之海268第七章 桃花源2771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2772理想的缩影2843平民教育2874毛泽东思想的信徒291第八章 大彻大悟2981走出桃花源2992暗箱操作3083覆巢之下,岂有完卵3144“文革”专案3195让思想冲破牢笼3296理性的思考3357自由345第九章 艰难的航天之路3501召回3502七机部230厂3583达摩克利斯剑3674在政治残局中3715卢晨征的回忆3746四块石头3797困兽犹斗3848生死由命391第十章 强国之梦4001老马识途4002浩瀚的南太平洋4073惹不起的人4204水头如箭破夔门4325在改革的大潮中4436国防发展战略的对话4547老革命面前的新问题462第十一章 最后一个“士”4711回归之路4712末日到了478
本书是作者浸润于“西南联大”的成果。其间,作者走访海峡两岸的西南联大老校友,亲身接触、交谈,拍摄出电视纪录片数部,积累案头笔记、文献等一手材料不计其数,甚至不乏独家所有。作者寻访西南联大老校友,目的在于寻访“西南联大精神”——在中西合璧下,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人文精神。本书用文学化的语言进行纪实性的描述,人物访谈时的讲话穿插其中,章法上也化整为零。在一个个小专题内,可见出西南联大人活生生的精神面貌,和对国家、民族的赤诚与担当,更可见出作者对当下文化教育建设的思考与忧虑。从“西南联大”到今天,历史的精神就在“行”与“思”之间跳动,对那激情岁月与美好人格的怀念向往,跃然纸上。
如果你是一个对二战历史感兴趣的人,一定不能错过这本书。大众对于二战的了解似乎主要集中在西线。但是,真正的较量绝对发生在东线德苏这两个死敌之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朱可夫,巴顿,蒙哥马里,隆美尔的名气都比曼施泰因大,但曼帅无疑是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家。他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是我所看过二战将领回忆录中最精彩的。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四代女人的沧海桑田 大时代下的风雨烟云 . 《荒漠的旅程》采用双线叙事,记叙了作家刘溪家庭,和其妻子吴进的上代家庭的历史回忆,及“小莺”出国前后的个人际遇。 以个体记忆的丰富激励和感性的叙事方式回望历史,用“小外婆”等四代女人沧海桑田的故事,呈现出中国大时代、大历史的风 雨烟 云和中国伦理、情感的回归。 =========== 两位作者,利用自身的家史和经历,以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的真实家史为见证手段,从一个社会细胞家庭、家族的演变史里揭示启人深思的人生问题。 ——陈思和(上海作协副主席、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图书馆长、中文系主任) 《荒漠的旅程》带给人们崇高的阅读愉悦。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寻找到了中国人失去多年的生活理想,也看到了我们本来应该得到的生活环境。 ——林希(当代作家、第一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无论时光如何转移,那一片荒原总是流连在视野,青草不生。 ——王安忆(当代女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复旦大学教授) 这部书里所写下的一个个人生传奇故事和演绎这些故事的女人,虽然忧伤,但依然美丽。相信这种忧伤和美丽能让我们更明朗、更真诚地面对未来的人生。 ——袁敏(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江南》杂志社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