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晃来晃去的人》为长篇小说,索尔·贝娄是美国继海明威后最重要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晃来晃去的人》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约瑟夫的青年准备接受征召入伍,既不能当兵,又不能就业,两头悬空。他失去了生活的重心,深深的陷入孤立疏离的状态之中。就这样,他的心情越来越坏,不但与亲友邻居渐趋疏远,而且与外界无法相处和谐。
作者简介: 作者:(美)索尔·贝娄 译者:蒲隆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美国作家。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在蒙特利尔度过童年。一九二四年,举家迁至美国芝加哥。一九三三年,贝娄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入西北大学,一九三七年毕业,获得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同年,赴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之后长期在大学执教。
目录
晃来晃去的人 译后记
**
暂无简介
【编辑推荐】《赛姆勒先生的行星》是索尔·贝娄著名的成长小说,它刻画了大屠杀幸存者波兰犹太人赛姆勒先生人生的三个阶段及其艰难的成长历程。它以20世纪60年代的纽约市上西区为背景。主人公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阿特·赛姆勒,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犹太人大屠杀中的幸存者。故事讲述了早春的三天里主人公的行为和思想。这位七旬老人丰富而深邃的思想触及到犹太意识、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批判和人类终极生存等多方面。【内容简介】索尔·贝娄所著的《赛姆勒先生的行星》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纽约市上西区为背景,记录了早春的三天里主人公赛姆勒先生饱含思索和批判力量的内心独自。通过黑人扒手这条主线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精神堕落和人道主义危机。文中这位七旬老人丰富而深邃的思想触及犹太意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社会批判和人类终极生存等多个方面,时而反顾历史,时而切入现实,今昔穿插,时空交错,对六十年代的美国,甚至整个西方世界的社会风貌作了一次触及灵魂深处的扫描。与《赫索格》一样,《赛姆勒先生的行星》以呈现主人公的意识为主,因此,它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情节,从内容上看可谓一部思想小说,而从表现形式上看则是一部意识流小说。《赛姆勒先生的行星》发表于一九七〇年,一九七一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作者简介】作者:(美)索尔·贝娄 译者:汤永宽 译者:主万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美国作家。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在蒙特利尔度过童年。一九二四年,举家迁至美国芝加哥。一九三三年,贝娄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入西北大学,一九三七年毕业,获得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同年,赴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之后长期在大学执教。一九五三年出版的《奥吉·马奇历险记》使他一举成名,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其后,陆续出版了《雨王亨德森》(1959)、《赫索格》(1964)、《赛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洪堡的礼物)(1975)等。这些作品袒露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当代“丰裕社会”的精神危机。此外,贝娄还出版过中短篇小说集、剧本,以及游记。贝娄的一生可以说是集学者与作家于一身,他在创作上继承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某些传统,并采用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观念和手法,强调表现充满矛盾和欲望的反英雄。他曾三次获美国国家图书奖,一次普利策奖;一九六八年,法国政府授予他“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一九七六年,由于其作品“融合了对人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贝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目录】重读索尔·贝娄/菲利普·罗斯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索尔·贝娄年表
诺奖得主索尔·贝娄经典代表作1976年获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得主、法国荣誉军团骑士、中年作家查里·西特林在走过了一段人生成败道路之后,才开始回忆起他的亡友洪堡·弗莱谢尔。他对潦倒而死的前辈诗人兼导师和挚友的洪堡一直心怀歉疚,洪堡曾教他认识艺术的力量,要他忠于自己的创造性精神。得到洪堡提携而功成名就的西特林在洪堡贫病交加时却并未伸出援手。最终同样落得物质和精神双重破产的他,却借助洪堡留给他的剧本提纲摆脱了物质危机。这时,他忽然悟到人生的真谛。于是,他用一部分钱重新安葬了可怜的洪堡,其余的则希望能有助于自己“新的生活”。《洪堡的礼物》是索尔·贝娄的第六部小说,出版于1975年,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1976年获普利策奖。小说暴露了物质世界对精神文明的摧残,真实地再现了当代美国社会光怪陆离的生活画面。《洪堡的礼物》无疑是贝娄在情绪最高涨的时期完成的欣快、混乱的喜剧小说中最为疯癫的一本。——菲利普·罗斯
这是一部天才的作品,是一位天才才能写出来的作品,精彩绝伦、灿烂辉煌。如果有文学,这就是文学。——约翰·契弗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内容推荐:
《晃来晃去的人》为长篇小说,索尔·贝娄是美国继海明威后最重要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晃来晃去的人》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约瑟夫的青年准备接受征召入伍,既不能当兵,又不能就业,两头悬空。他失去了生活的重心,深深的陷入孤立疏离的状态之中。就这样,他的心情越来越坏,不但与亲友邻居渐趋疏远,而且与外界无法相处和谐。
作者简介:
作者:(美)索尔·贝娄 译者:蒲隆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美国作家。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在蒙特利尔度过童年。一九二四年,举家迁至美国芝加哥。一九三三年,贝娄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入西北大学,一九三七年毕业,获得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同年,赴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之后长期在大学执教。
目录
晃来晃去的人
译后记
**